2025年4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关于对华关税的言论作出回应。特朗普表示,美国对华145%的关税过高,若中美达成协议,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并强调美国是“定规矩的一方”。
对此,中方重申了一贯立场: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愿谈但不惧打,呼吁美方停止威胁讹诈,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础开展对话。
特朗普言论与美方态度
据报道,特朗普在4月22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在谈判中不会采取强硬态度。他承认对华145%的关税“确实很高”,并承诺若双方达成协议,关税将大幅降低,但不会完全取消。
同时,特朗普声称若中方不达成协议,将无法与美国做生意,强调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补充称,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但美国的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并预计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全面协议,尽管谈判尚未正式启动。
中方立场:对话与反制的双重信号
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回应,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只会导致自我孤立。他强调,中方的态度始终清晰:“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启动以来,经历了多轮关税加征与谈判。2025年,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将对华关税推高至145%,部分商品甚至高达245%,被中方批评为“毫无理性”的关税武器化。高关税不仅推高了美国国内物价,加剧通货膨胀,还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美国股市在高关税政策初期连日下跌,纳斯达克指数曾因关税豁免消息而暴涨12%,显示市场对贸易战的不安。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出口压力,但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和内需拉动,展现了较强韧性。中方多次呼吁美方彻底取消单边关税,强调贸易争端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香港和澳门作为国际贸易独立关税区,也因被美国“捆绑”对中国的高关税而受到波及,进一步凸显了关税战的广泛影响。
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可能反映了美方在高关税政策下面临的困境。一方面,高关税加剧了美国国内经济压力,消费者和企业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其他国家对美国保护主义的批评,以及中国强硬的反制措施,可能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策略。
特朗普对华降关税的言论为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一丝缓和的可能性,但其背后的威胁语气和单边主义逻辑依然明显。中方的回应既冷静又坚定,清晰传递了愿谈愿打的双重信号。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贸易战只会两败俱伤,合作与对话才是唯一出路。正如郭嘉昆所言:“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美双方能否迈向建设性对话,仍需时间观察。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